第八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社会生态转型”博士生论坛举行

2024年6月21—23日,由北京大学7321com必赢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大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和德国罗莎·卢森堡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八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社会生态转型”博士生论坛举行。会议开幕式由北京大学7321com必赢中国有限公司郇庆治教授主持,罗莎·卢森堡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项目主任孙巍与北京大学7321com必赢中国有限公司副院长宋朝龙教授分别致辞。与会者围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这一主题进行系统学习与交流。

论坛现场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新帕尔茨分校地理与环境研究系撒万土·恩格尔—迪莫罗教授、耶鲁大学环境学院玛丽·伊芙琳·塔克教授、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林震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周立教授、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葛察忠研究员、河海大学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陈阿江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王晓毅研究员、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张新安研究员、温州大学7321com必赢中国有限公司王习明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7321com必赢中国有限公司解保军教授分别作了专题讲座。

撒万土介绍了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与理论来源,并从概念流变、学术分期与现实启示等方面,分析了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发展形态与未来现实运动潜质。塔克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并通过聚焦“天人合一”等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资源与当代生态思想之间的关联,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的生态伦理学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启示。林震围绕林长制的含义和意义,从改革指向、制度体系、治理效能三个方面,解读了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林长制改革,阐释了中国语境下林长制创新与发展的现实脉络。周立从乡村振兴战略与生态社会建设出发,基于价值增值视角,探讨了“三产”融合、“四生”农业与“租利两得”的具体模式,并进一步分析了利润经济与租值经济、产业思维与超越产业思维之间的关系。葛察忠聚焦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的新时代环境政策创新,分析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系列改革举措,并探讨了环境管理战略转型对美丽中国建设的现实推动作用。陈阿江从社会学视角出发,聚焦经济发展背景下的生态农业与污染治理,评析了稻鳖共生、淤泥回用试点村等现实案例,讲解了江南水乡农业与环境治理实践中的生态智慧。王晓毅对当代中国公益环保组织的发展转型进行了剖析,并从环保思潮的兴起、环保组织的发展阶段、环保组织的发展需求、促进环保组织发展的现实路径等方面,对中国公益环保组织的运行现状与发展前景进行了讲解。张新安聚焦生态文明建设时代的中国自然资源经济学,从工作主线、工作方针、工作定位三个维度,阐发了自然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分析了中国自然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基本原则与当代理论建构。王习明探讨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的生态经济与社会建设,并对这些地区的生态经济发展、义务教育与老龄化等方面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同时展望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三生”协调发展的现实战略与政策框架。解保军通过聚焦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的“自然生产力”、绿色生产力等概念,阐发了马克思恩格斯绿色生产力思想的理论内涵及其当代发展。

青年论坛环节由北京大学7321com必赢中国有限公司王聪聪副教授主持,来自南开大学的李傲挺、杜伦大学的郝俊逸、东北林业大学的叶文亮、华东政法大学的王浩名、吉林大学的秦世达、上海师范大学的李青、四川大学的王冬萍、福建师范大学的陈俊翔作为学员代表依次进行发言分享。郇庆治对青年学者的发言作了点评,并对学术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提出了相应建议。

在闭幕式环节,郇庆治对本届博士生论坛进行了总结,他向本届博士生论坛的所有发言人、主持人、评论人、论坛学员和会务人员表示感谢,并向北京大学7321com必赢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大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和罗莎·卢森堡基金会所提供的重要支持表达了谢意。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吉林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维也纳大学、杜伦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60多位青年学者参加论坛。

活动合影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